

美國航企:在挑戰中謹慎求變
2025年08月06日
2024年,達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兩家公司貢獻了美國七大航空公司利潤總額的86%以上。根據美國航協的數據,美國航企的利潤率一直保持在低位,2024年不到4%,而那些優等生的利潤率接近20%。
目前,美國四大航企——達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美國航空和美國西南航空——貢獻了美國國內運力的約3/4。面對一係列不確定因素,美國航企謹慎求變。但分析人士表示,除了規模效應,達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的航線網絡以及對高端旅客的關注,將使其比競爭對手更好地度過充滿挑戰的2025年。
美國國內旅行需求疲軟
今年美國國內機票價格下降,即便在傳統旅遊旺季也是如此,因為市場上經濟艙座位供應過剩。美國國內旅行需求尤其是價格敏感型消費者的需求,比航空公司高管今年初的樂觀預期要弱得多。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今年6月機票價格同比下降3.5%,而整體通脹率卻在上升。美國西南航空首席執行官鮑勃·喬丹在6月下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航空公司在夏季通常不會打折銷售機票,但現在機票已大幅打折。”
達美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均表示,將在夏季旅遊旺季結束後(大約在8月中旬)減少運力。但即便在旺季,美國一些航企要實現盈利也頗具挑戰性。摩根大通航空分析師傑米·貝克在一份報告中寫道:“簡單來說,部分航空公司正在苦苦掙紮,即便在夏季旺季也無法盈利。我們認為,航空公司努力增加旺季運力,以期能實現短暫盈利,這是合乎邏輯的。”
每可用座公里收入是衡量航空公司定價能力的一個指標。今年第二季度,美國聯合航空每可用座公里收入減少了4.5%,其中國內航班每可用座公里收入減少了7%。該公司方面表示,國際航班每可用座公里收入降幅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跨太平洋航線如日本航線的推動。
由于後疫情時代旺盛的赴歐洲旅遊需求開始逐漸消退,而美國的入境旅遊人數也有所減少,就連一些跨大西洋航線也出現市場供過于求的迹象。梅利烏斯研究公司航空分析師康納·坎寧安說,這就是航空運輸業的周期性,市場需求不可能永遠旺盛。
全球商務旅行協會發布的報告稱,2025年全球商務旅行總額預計將達到1.57萬億美元的新高,比2024年增長6.6%,但小于此前預測的10.4%的增長幅度。該協會指出,貿易緊張局勢、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壓力是增長不及預期的原因。這表明企業仍繼續在商務旅行方面投入資金,但在面對持續的貿易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其在資金分配方面正採用更具策略性的做法。
達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的高管都表示,今年下半年的情況將有所好轉。達美航空首席執行官埃德·巴斯蒂安近日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稱,企業差旅活動已趨于穩定,與去年情況基本相符,但並未達到達美航空今年初預測的5%~10%的增長幅度。
美國聯合航空首席執行官斯科特·柯比則表示,今年早些時候政策的不確定性和其他挑戰導致機票預訂量減少,今年第三季度需求將出現反彈,因此美國聯合航空2025年的盈利預期在之前下調的基礎上又有一定的上行空間。
各大航企爭搶高端市場
與今年初相比,雖然達美航空和美國聯合航空都下調了2025年的業績預期,但對國際旅行的重視,以及高端座位和忠誠度計劃正在推動這兩家航空公司的發展。達美航空方面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其與美國運通的合作貢獻的收入同比增長10%,達到20億美元,高端艙位的收入也增長了5%。
美國聯合航空最近推出了翻新的北極星商務艙,這是其長途航班的頂級艙位,同時還設置了新的專屬休息室。美國聯合航空首席商務官安德魯·諾切拉表示,公司有空間進一步升級高端經濟艙。“這是目前收益非常可觀的艙位,也是我們未來可能更側重發展的艙位。”他說。
盡管柯比認為美國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處于同一陣營,但兩家公司的競爭依然十分激烈。當被問及達美航空將開通從美國洛杉矶和芝加哥飛往中國香港的航線(與美國聯合航空存在競爭關係)時,柯比表示:“我們每天有6000個航班,所以新增幾條航線對我們來說不是什麽大問題。”
面對激烈的競爭和一係列不確定因素,所有航空公司都在思考新的創收方式,而不僅是通過減少虧損航班和其他開支降低成本。例如,美國西南航空今年5月引入了托運行李費,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因為該公司曾以免費托運兩件行李著稱。同時,該公司還計劃收取選座費,取消長期以來的開放式座位安排,以獲得更多利潤。
喬丹表示,美國西南航空正在考慮設置機場休息室、增加更多高端艙位,甚至執飛長途國際航班,以吸引高端旅客。“無論旅客在2025年、2030年需要什麽,我們都不會將其排除在外。”喬丹表示,“我們會以美國西南航空的方式來做這件事,但不會說‘我們絕不會那樣做’。我們把一些客戶拱手讓給了其他航空公司,因為他們想要的服務我們沒有提供。”
這些變化是美國西南航空大規模調整業務模式的一部分。該公司方面表示,一係列新舉措將使其今年的息稅前利潤增加8億美元,到2026年將增加17億美元。
高端市場歷來是各大航企爭奪的重點。達美航空、美國聯合航空和美國航空等航企都增加了更多豪華旅遊目的地,配備更寬敞、更昂貴的座椅,並且在機場休息室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例如,美國航空近日宣布,計劃將其邁阿密國際機場休息室的面積擴大近一倍。日前,達美航空在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同步啟用了達美至臻商務艙貴賓室和達美飛凡貴賓室。這是達美航空一年內新增的第4個至臻商務艙貴賓室和第3個飛凡貴賓室,目前其貴賓室總數達到57個。
“商務艙+”或成行業新潮流
多年來,不少航空公司一直在對經濟艙進行細分,從提供額外腿部空間的座位到不提供改簽服務且不包含座位分配的基本經濟艙票價。10多年前,達美航空率先在美國市場上實行基本經濟艙票價,隨後美國聯合航空、美國航空等航空公司紛紛效仿。如今,航空公司的高管將注意力轉向了高端艙位。
達美航空總裁格倫·豪恩斯坦表示:“高端艙位無疑是我們持續提高利潤率的關鍵,因此我們高度關注繼續為這些旅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並進行更細致的市場細分。我們在經濟艙所做的細分工作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在高端艙位推行的模板,因為不同旅客有不同需求。”
今年上半年,達美航空商務艙等高端艙位的收入增長了6%,達到106億美元;而經濟艙座位的收入則減少了4%,降至117億美元。作為美國最盈利的航空公司,達美航空方面多年來一直表示,其高端艙位和常旅客計劃貢獻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一直在提升。
美國航企已基本放棄國際航班的頭等艙,轉而部署更優質的商務艙,如今商務艙的平躺座椅比過去幾十年的頭等艙座椅配備的便利設施還要多。目前尚不清楚達美航空是否會銷售價格更低的商務艙機票,這類機票可能不包含休息室使用權或座位選擇等福利,也不清楚達美航空是否會配備更優質的座位,並提供標準機票所沒有的附加服務。
豪恩斯坦表示,達美航空正在對一些可能性進行測試,並對旅客進行調查。“我們還沒有推出商務艙細分産品,這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技術能力,而是我們希望確保旅客了解我們投放市場的産品,並認為其有價值。”他說。
在旅遊顧問、Atmosphere研究集團總裁亨利·哈特維爾特看來,達美航空不會考慮推出簡化版的高端票價。“飛機很貴……當你給旅客一個多付錢的理由,而不是少付錢的理由時,事情會容易得多。”他說。
其他航空公司正在努力為其頂級客艙配備一些有額外空間的座位,甚至能接待訪客。例如,美國航空在部分波音787夢想客機上配備了新座椅;達美航空的合作夥伴維珍大西洋航空在其空客A330上提供休憩套房,還可將其轉換為“最多4人在私人社交空間里共進親密晚餐”的布局。
當被問及達美航空是否會更新其部分最高端的座椅時,巴斯蒂安表示,高端産品都有生命周期,六七年前最先進的産品如今已不再先進。“我們仍在不斷升級和更新,這是業務成本的一部分”。
事實上,諾切拉也透露了美國聯合航空對高端艙位産品進行細分的意圖,但並未披露細節。“並非所有人都想要全部的高端體驗。”他說,“我們期待繼續拓展收入來源,並以恰當的方式進行細分”。(《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新聞來源 :《中國民航報》
本文轉載自中國民航網,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